而为什么会罚34.8亿元,也是有法律依据的。《证券法》规定:对操纵市场,要没收违法所得,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。
而鲜言遭到的巨额处罚,就是因为涉嫌违规操纵市场。要知道,整个2016年,证监会的全部罚款是42.8亿元,而鲜言一个人就干到了34.8亿元,可以说,确实是天价罚单,而鲜言,能不能为天价罚单买单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
公开信息显示,鲜言早年曾经是超级有能力的律师,据说一个人的收入,抵得上整个律所所有律师收入的总和。
有能力的鲜言,在转战资本市场后,目前公开信息来看,曾经转战N多公司。而这次和鲜言,一并被处罚的公司有匹凸匹公司和慧球科技。
匹凸匹被罚,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,而慧球科技也是同样的原因。
那么,这两家公司,和鲜言都分别有什么关系呢?
匹凸匹(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),乍一听就感觉是做P2P互联网金融的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匹凸匹的前身是多伦股份,多伦股份早年营业收入,均为房地产业务的收入。后来,鲜言用两个信托计划增持了匹凸匹1010万股份。但是后来,鲜言就从匹凸匹出走了。
匹凸匹期间曾有不良记录:
鲜言担任匹凸匹的兼职董秘时,因为信披不及时、和不配合监管要求,上交所曾公开谴责过,匹凸匹还因这事,信披直通车业务资格也被暂停了。
2015年,匹凸匹旗下的深圳柯塞威基金,因为把1.15亿元的注册资本夸大到10亿元,监管部门后来问询此事。但是,为了避免上市公司被停牌核查,鲜言出资1.15亿元收购了多伦股份持有的柯塞威基金股权。
而鲜言怎么会这么有钱,坊间很少有人知道。
开匹凸匹,去ST慧球
鲜言离开匹凸匹后,故技重施,又选择了一家和匹凸匹同样股权分散的公司——A股上市公司ST慧球(ST:ST股票,指上市公司连续两个财年亏损而被特别对待的股票)。
这之后的经历,就更加曲折了。
去年4月,鲜言曾和ST慧球实际控制人顾国平,商定以7亿元购买后者手中持有的ST慧球的6.66%的股份,并且还答应借款给顾1亿元,用来重组ST慧球的资产。
然后,鲜言在拿出4亿元之后,就开始担任ST慧球的证券事务代表了,还派出了3名董事,来控制ST慧球的经营管理权。
这时,事情开始生变。
顾国平因为没能支付原股东瑞尔德嘉等关联方的2亿元“买壳费”,顾手中持有的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,也被轮候冻结了,想注入上市公司的重组计划,也泡汤了。
同时发生的就是,顾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股权也“爆仓”了,因此也就无法按约过户给鲜言。
也就是说,鲜言在掌握公司经营管理权后,公司控股权并没能如约到手。
就在此时,半路又杀出了个程咬金。
去年7月,深圳的瑞莱嘉誉投资企业,开始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ST慧球股票,最终增持到10.85%,一下子就成了公司股东。
尽管成了股东,但没能成为实控人,这时瑞莱嘉誉就和鲜言展开了股权拉锯战。
紧接着,瑞莱嘉誉从去年9月一直到12月,连续开了3次股东大会。ST慧球高管层与瑞莱嘉誉,就持股4.999978%是否达到举牌标准,而争论不休,并最终引发上交所介入。
上交所认为ST慧球信披有漏洞,因此停掉了使用信披直通车业务的资质。
致辞,ST慧球也成为第一个被监管层强行接管信披的上市公司。
随后,鲜言这边跟瑞莱嘉誉斗得你死我活。
奇天下之大葩的“1001”项提案:
今年元旦刚过,著名的“1001项提案”事件让吃瓜群众大跌眼镜。
ST慧球在非信披渠道一天内发布1001项议案了,提案标题简直是匪夷所思。
PO几个标题给大家看看:《关于公司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的议案》、《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》、《关于第一大股东每年捐赠上市公司不少于10亿元现金的议案》、《关于成立妇女委员会的议案》、《关于公司建立健全员工恋爱审批制度》、《关于调整双休日至礼拜一礼拜二的议案》等。
很快,上交所开始批评了,“本次议案数量极大,很多议案前后交叉矛盾,逻辑极其混乱,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,投资者难以获得有效信息。”
作死结局:
鲜言的“奇葩提案”之举,彻底惹怒了监管层。今年2月下旬,证监会决定对鲜言处罚34.7亿元,并处以终生禁入市场。
写到这里,一声叹息飘过......